幾年前,我在一個語言學校任職的時候,注意到一個四年級的小女生連續兩天下課的時候拿著ipad一人坐在那裡玩,別的小朋友三三兩兩鬧成一片,她卻獨自沉浸在虛擬的世界裡。放學後我跟她媽媽溝通這個問題,她媽媽解釋說是受其他小朋友的影響,她說女兒覺得她的朋友能把ipad帶到學校,她很“Jealousy (嫉妒)”。我以為這些整天聳肩說不在乎的小捲毛們不會有嫉妒這些負面的情緒,原來嫉妒不分膚色,不分年齡。
嫉妒,簡單的說就是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強,當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就暗中不高興,甚至用言語和行動去攻擊對方的行為。古時有“‘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因為嫉妒處處勝過自己的諸葛亮,而氣得英年早逝;現代有清華校園朱令鉈中毒事件,復旦大學黃洋遭到室友投毒,雲南大學馬加爵殺害室友……聖經也有很多善妒的人物,Annie婆婆根據聖經故事編寫的著名的《掃羅王的故事》,掃羅原是上帝揀選的,因為嫉妒失去了上帝的同在,失去了作戰能力,在最後一次與非利士人的戰爭中,掃羅和他的兒子都戰死了。可見,嫉妒是很不好的心理狀態,對自己、家庭和社會會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聖經《箴言》14:30說到:嫉妒是骨中的朽爛。嫉妒是一種深藏而可怕的罪,它在人心裡極深的地方,跟病毒一樣無形,看不見,但比病毒還可怕,大部份病毒至少有藥可治,也可以防範。但嫉妒卻是腐爛在骨子裡的麻風,它使人難以察覺,傷人還害己。
當發現自己嫉妒時,也不要害怕,正視自己的這一心理,不用過於內疚自責,積極應對自己的這一負面情緒並逐漸消除嫉妒心理。《愛比較?五步幫你甩掉羨慕嫉妒恨》這篇文章很詳細地教導我們多感恩,接受現實,多思考上帝的良善,主動的祝福別人。嚴惠來先生的《淺談如何不嫉妒》提醒我們,唯有耶穌的愛才能幫助我們擺脫嫉妒。經文說:“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要除掉嫉妒之心,耶穌的愛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所造獨一無二的寶貝,在祂的眼中,是珍貴的,特別的。即或我們有時也承認自己是軟弱的,但我們卻可以跟上帝有更好的關係,我們倚靠祂,剛強壯膽。為別人的成績喝彩,為他們高興,祝福他們,因為看到他們的優秀就想到上帝的美好,就會由衷的為他們高興。當我們能夠為自己擁有的感恩,為別人的優秀同樣感恩,我們就會處於平安和喜樂中,嫉妒的心也會從心中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