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風景,無意間呈現出的大景緻,這是牟定彝和園給我的一種驚喜。
我們從楚雄出發的時候,天還陰沉沉的,感覺似有一場雨要來。想不到快到牟定縣時天便豁然開朗起來,進了彝和園看到大牌坊時,那明媚的陽光恰好把大牌坊映照得一片透亮,讓人的心情一下子從陰晦中好轉過來。
在現代的都市在久了,心是極易疲憊與產生惰性的,若能尋覓一方清靜之地,讓心好好地放鬆棲息一番,是無以倫比的享受或是一種詩意般的生活。也許當一個人,被塵世的一些東西包裹得圓圓實實,煩燥不安思緒不寧時,去牟定彝和園走走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身邊的美,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去發現用眼睛去探索。遇見一個蜜糖一樣的詞,可以溫暖到讓人心動。牟定彝和園,給我的感覺,就是會讓人牽掛給人想念的地方,那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個有根的地方,有些地方,想起時會讓人瀲灩到眸底回暖到心裡。
彝和園位於進入牟定縣的第一個路口,我們一行人走進彝和園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很惹眼的大牌坊。大牌坊石木結構,上部有三層琉璃頂,下部是一對雄偉的石獅,兩側有一些石柱,牌坊的裝飾以傳統建築與彝族元素組合構成,有龍鳳、牡丹、山水風光等圖案,正面上方書“彝和園”三個大字,感覺整個牌坊莊重又大氣。
牟定縣在彝州久負盛名,被譽為左腳舞故鄉。記得有人說,這個世界本來是純淨的,由於我們總是被塵世的煙火蒙住了清純的眼睛,沒有新鮮的東西來讓我們接受,讓我們不知覺中一個個都成了俗人。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抵達的遊戲,這一路上會遇到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而牟定彝和園,就是我剛抵達的一個給了我許多驚喜的地方。
彝和園,就是一個舒適的山水風光園,裡面濃縮了古牟州的歷史和文化風俗,以彝族左腳舞文化為靈魂,以園林水體景觀為基礎,明清古建築的人文風情元素為載體,古典與現代完美地結合為一體,是個能閃亮人的眼神的地方。
神秘的滇中走廊裡,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彝族,這個民族喜歡跳左腳舞,喜歡彝繡文化。通過大牌坊,在誘人的彝繡一條街,這裡的彝繡產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彝繡以紅、黃、黑為三大原色,具有技法粗獷、色彩濃烈,集中反映彝族人民風民俗。
一個彝族少女,在彝和園一個僻靜的街巷,臨門倚窗,從門邊拿出一個竹繡籮,打開一塊麻布或一方絲帛,撿出一根針一綹線,針起針落線飛線走,穿針引線做起刺繡來,這是彝繡一條街常有的風景。行走在彝家山寨,在三角梅倚著門邊的彝家,一個個年輕年老的繡女,倚著門邊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景物,繡在衣襟手襯上帽子上,會繡花的彝族女子是蘭心惠質的,就算家境貧寒,也能把日子過得從容自若活色生香。在繡布上,那些密如經緯的情思,彷彿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在陽光下閃著絢爛的光芒。
在彝繡一條街,五彩斑瀾的彝繡飾品,充分見證了牟定彝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彰顯出彝家兒女的熱情與智慧。
出了彝繡一條街不一會,可見一個較大的廣場,這兒比較熱鬧,廣場的一側有個戲台下站滿了人,戲台上有許多著少數彝族服裝的小姐姐在這兒排練舞蹈,吸引了諸多過路的人。
我不喜歡熱鬧,一個人從廣場出來,偶然間看到了一個葫蘆一樣寬闊的水面,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葫蘆湖。感覺眼前這葫蘆一樣的湖泊,像是剛被人收拾過一樣,呈現出一塵不染的透明,讓人的心情一陣爽朗。一些時光深處的影像和聲音,總是在夜色悄然出現的時候不期而至,那隱藏在記憶中的微光尤如一朵彌久的花香,芬芳在夢幻的葫蘆湖里。
葫蘆湖因形似葫蘆而得名,是彝和園的一大看點。葫蘆湖沿南北方向蜿蜒伸展,水體面積約為150畝,葫蘆與“福祿”諧音,其枝莖稱為蔓帶,諧音”萬代”,是吉祥的象徵,美麗的葫蘆湖讓人感受到彝和園的溫潤、柔和與寧靜之美,漫步綿延水邊,清新怡人的風光讓人心曠神怡。
按照路線,走出彝繡一條街,就進入七月火把街的地界,由於此時還不到火把節,街上比較清冷,閒人較少,只是零零星星走著幾個人。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節是彝族文化的一種象徵,是彝族最為重要的節日。彝和園景區的火把街長403.92米,這條街在火把節期間尤為熱鬧。
隨後我們去的是三月風情街,這裡是牟定傳統三月會的舉辦勝地,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數以萬計的當地群眾、中外遊客以及商家會雲聚這裡,人們一起唱起左腳調,跳起左腳舞,共同見證牟定三月會的熱鬧。在彝和園,夜晚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左腳舞廣場,牟定是左腳舞之鄉,歷來有“千年跳一腳,百年趕一會”的說法,萬人同跳左腳舞曾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記錄。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堆堆篝火燃起來之際,一場歌與舞的盛宴也拉開了帷幕。跳舞的人們身著艷麗彝族服飾,里三圈外三圈,在錚錚作響的三弦琴下,踏歌而起跳起激情四射的舞步。
在左腳舞廣場的正對面,有一個名為“茅州府衙”的仿古建築。在這裡,可以看到古代官衙內部結構與老政府機構設置,感受它的威嚴氣氛。與茅州府街遙相呼應的是古戲台,古戲台為歇山頂式屋頂,飛簷翹角,莊重中透著秀逸。
走過古戲台,可以看到在葫蘆湖上有一座定遠橋,定遠橋由14根鋼繩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外觀獨特,也是人們遊樂觀光的好地方,定遠橋旁有一座飛簷微翹的過街樓,灰色單簷的筒瓦素樸簡潔,站在過街樓上,可盡覽彝和園美妙的風光。
最後你要走走的,就是腐乳文化一條街與美食一條街。牟定腐乳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優良的水質,傳統的工藝配方,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牟定腐乳外觀鮮紅油潤、入口細膩柔糯、品後齒頰留香的特質。彝族美食可謂是美食中的一絕,在美食一條街,你可以盡享彝家美食,湯鍋全羊肉、坨坨肉、粉蒸肉、肝生等,還可品味喜雀窩、大力石酒的無窮魅力。彝族美食有鮮、嫩、脆、香的特色,吃起來既有油香味,又不油嘴,還不膩心,一定會讓你回味無窮。
我寫此文時,已經是秋末了,那些顫栗於秋天的葉子,總會讓我聯想到生命的短暫。我們都有一個讓秋葉不朽讓生命永恆的夢想,可每一片秋葉最後都會被時光抹去痕跡。作為牟定的彝和園,我是會記住的,它是一塊孤懸於唐詩宋詞外,卻又深得上蒼眷顧與寵幸的土地,牟定的彝和園會收藏在我頭腦的日記裡,無需刻意想起或刻意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