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

LM260_22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 9:10

 

“敬畏“,汉语词语,意思是既敬重又害怕。

《圣经》中的敬畏

一、什么是敬畏?

敬畏,是人对上帝信仰的一种态度。在圣经中多次出现“敬畏”一词,我们是否留意过它第一次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敬畏”,在原文中与“惧怕”是同一个字,当它用在不同的脉络中,所表达的意思又有所不同,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 《创世记》第22章12节,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这是《圣经》中第一次出现“敬畏神”这个词,“……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

二、敬畏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敬畏是对上帝的崇敬。希伯来书12:28-29是很好的描述,“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神。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这里的虔诚和敬畏恰是意谓着基督徒对上帝的敬畏。这也是激励我们顺服宇宙创造者的要素。

箴言1:7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只有知道上帝是谁,并敬畏祂,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只有从认识上帝而来,上帝是圣洁、公正和公义的创造者。申命记10:12,20-21记载:“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侍奉他,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侍奉他,专靠他,也要指着他的名起誓。他是你所赞美的,是你的神,为你作了那大而可畏的事,是你亲眼所看见的。”敬畏神是遵行神的道、事奉神和爱神的根本。

三、敬畏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

使徒行传9:31记载:「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圣灵的安慰,人数就增多了。」主虽然允许让祂的教会遭遇患难,但教会不怕外面有逼迫,只怕里面没有平安;我们应当「凡事敬畏主」,免得得罪了主。

2、正常的人际关系。

彼得前书2:17记载:“务要尊重众人;要敬爱教中的弟兄姊妹;要敬畏神。”正常人际关系的四个基本要件:(1)对众人要尊敬;(2)对弟兄要亲爱;(3)对神要敬畏;(4)对在上的要尊敬。基督徒待人、接物、处事,都要本着「敬畏神」而行,先问问自己:我如此作是否会得罪上帝?里面是否有平安?我们对任何人的尊敬,都必须是出于「敬畏神」——先怕神后才怕人; 千万不可以「怕人而不怕神」。

3、借着敬畏上帝,得以成圣。

哥林多后书7:1记载:“所以,亲爱的,既然我们有这样的应许,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和灵魂一切的污秽,借着敬畏神,得以成圣。”上帝是圣洁的,人越就近祂就越感到自己的污秽,人越事奉祂就越怕有自己。敬畏上帝就是在上帝面前有一个存心——怕有自己。人在上帝面前最宝贵的存心,就是有一颗敬畏的心。 “敬畏神,得以成圣”也可译作“在敬畏神里渐渐成为圣洁”;信徒在消极方面要有所除去,在积极方面要追求敬虔,在敬畏上帝里进到完全的地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成圣的人生。

4、全家都敬畏上帝。

使徒行传10:1-2记载:“在凯撒利亚有一个人名叫哥尼流,是义大利营的百夫长。他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他多多赒济百姓,常常向神祷告。”第一个在自家里被传福音的外邦人哥尼流,就是个敬畏上帝的人。一个人是否虔诚敬畏上帝,可以从他的家人看出端倪,因为真正虔诚敬畏上帝的人,他的生活行为必然多少会影响家人的。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书1: 27)。

四、怎样学习操练敬畏上帝

敬畏上帝是可以学习和操练的。请看几节经节。在约翰福音17:19中,耶稣说自己分别为圣。换句话说,他是圣洁的,并“与罪分离”。他的信徒也要与罪分离,为神所用(见彼得前书1:16)。

1.成圣的生活。

“……我们既有这等应许,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哥林多林后书7:1)「敬畏神,得以成圣」是指生活上的成圣。地位上信徒已成圣了,既然我们被分别为圣,就该有与成圣的地位相称的生活。得以成圣,是与我们对上帝的敬畏有极大的关系。我们需要在上帝面前蒙光照。以弗所书说,我们行事为人要与我们所蒙的恩相称。我们成圣了,却过着俗不可耐的生活,与我们的地位不相称; 地位上成圣了,但生活上一点都没有成圣的果子结出来。所以我们必须从世界里被分别出来,单单归给上帝,过圣洁的生活,不沾染污秽,不沾染世俗,我们就能有一种与成圣的地位相称的生活。

2.讨主喜悦。

“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但我们在神面前是显明的,盼望在你们的良心里,也是显明的。” (哥林多林后书5:9-11)无论与主同在或活在世上,我们立了志向,要讨主喜悦。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照常显大; 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都要得主的喜悦。但愿我们都有这种心志,都有这种态度。

信徒得救称义是永久的事,但是我们仍活在世上,我们的生活行动是否敬虔度日,是否存敬畏的心,到那日都要在基督的台前有所交代,各人按所行的受报。既知道主是可畏惧的,所以保罗要劝人,提醒众人,主的确有威严的一面,主不但是慈爱的,也是公义的,祂愿意现今赦免人的罪,但也要在将来审判人。祂不但审判世界,也要审判信徒;祂是可爱的,但他也是可畏惧的。

3.事奉上帝。

“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希伯来书12:28)既承受了这个国便应感恩并照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祂。凡事只讨祂喜悦,勿伤主的心。

4.赞美上帝。

“有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神的众仆人哪,凡敬畏他的,无论大小,都要赞美我们的神。”(启示录19:5)原来赞美我们的上帝,也是敬畏上帝的一种表现,弟兄姊妹都要学习赞美我们的上帝,将嘴唇的果子献给上帝,这是祂非常喜悦的事。在今天的世代,当上帝的儿女活出敬畏祂的敬虔生活时,教会就能在真道上站立得稳,像明灯一样在邪恶黑暗中为主发光,照耀辉煌。

5.为主作见证。

如果说彼得是门徒中间带头的,那么,抹大拉的马利亚就是在服事耶稣的姐妹们中间带头的。当主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复活的时候,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她成了第一位见证主复活的人。

1 Gordon church3 Padsto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