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规: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
一、什么是“规矩”?
我们知道做任何事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就容易出错。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中的人,必须遵守那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自由的生活;进入一个公司等地方,也要遵守那个公司的规矩,才能在那里顺利工作。同样,生存在大自然中,要遵守自然的法则,顺从上帝的旨意,才能得到帮助,人生才会顺利。那么如果不遵守规矩,比如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经济上、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惩罚;同样,违背了自然规律,同样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有的人一生常常做着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他的行动就会被限制,被禁锢,让身边人逐渐远离他,大家都不喜欢他,反而别有用心的人会去到他身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贵人远离,小人得进”。人缘自然会越来越差。老老实实,恪守本分。巴金《将军》:“他就在家里规规矩矩地坐下来,拿出那本破旧的《圣经》摊开来读。”
二、《圣经》中的“规矩”
1、耶稣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路加福音4:16)主耶稣在平常就养成了按时进会堂,并且参与读经活动的习惯;我们也当学习主耶稣的榜样,按时参加聚会并读经。
2、非按规矩,就不能得冠冕。 “人若在场上比武,非按规矩,就不能得冠冕。”(提摩太后书2:5)“规矩”包括竞赛的规则,以及赛前锻炼、培训的要求,并遵守规定、自律等;“按规矩”意指服事主、为主作见证必须遵守某些条件,而不可随心所欲的去作。基督徒应当以这样的心态服事上帝,竭力而为,不可随随便便,将事奉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事。基督徒的事奉必须“按规矩”——合于上帝的旨意并属灵的原则。千万不可使用肉体的方法,例如鼓吹、拉拢,或有世界的灵,例如欺弱、媚强,只求达到目的,不择任何手段。正当的事奉者,宁可牺牲眼前的利益,也决不可做不合神旨,违反见证的事情!
3、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哥林多前书14:40)在教会中,一切的事都该是井然有序的。因此我们在教会中,不可多出主张,任意妄为; 乃应多受教,多学习,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
4、循规蹈矩。 “我身子虽与你们相离,心却与你们同在,见你们循规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坚固,我就欢喜了。”(歌罗西书2:5)信徒身虽相离,但灵里应彼此纪念(帖撒罗尼迦前书2:17)。我们所信的上帝是有规矩的,故不仅祂所创造的宇宙充满了规律,并且祂也喜欢祂的教会和圣徒凡事按着规矩而行。教会惟有以基督为中心,对祂有坚固的信心,才能显出良好的秩序;混乱、无次序的教会,不能为主打真理的仗。信徒在教会中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自然就显出循规蹈矩的光景来。在今日的世界里要循规蹈矩是何等不易,洁身自爱的人反遭别人轻视;我们要坚固信基督的心,便需付出代价。
三、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毕竟是孩子,作为父母亲在孩子的关键时刻要能帮他们掌好舵,使他们顺利成长。我认为做父母的。
1、以身作则:作为父母亲必须以身作则,用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舍弃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娱乐管道,诸如打麻将(尤其是赌博)、无休止地看电视等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环境容易使孩子快乐,使孩子善良,使孩子热爱父母,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取决于父母和睦,也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平等协商,不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对孩子在生活上关心、对孩子的兴趣理解尊重,但不等于放任,该严厉时必须严厉。到了一定年龄,可以要求孩子参与整理家务,包括扫地、拖地、洗菜、做饭、洗碗。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习惯。父母在家庭中与子女的关系最密切,父母的言行一举一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有的父母染有烟酒嗜好或吸毒恶习,往往易于影响孩子不良嗜好的形成; 有的父母的言行谨慎、和善,常会影响孩子的言行和举动。所以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父母一定要以自己的良好行动教育和影响孩子。
2、爱护孩子:这是个核心。因为上帝是爱,祂把孩子赐给我们,这是祂给我们的产业。我们应当珍惜上帝的爱,回应上帝的爱,以上帝的爱去爱护孩子,使他们在爱中成长。我早年亡父,由虔诚爱主的母亲抚养我成长,她以上帝的爱爱护我,使我能走在祂的正道上; 没有祂的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3、正面教育:是指讲清道理、耐心说服。有一个做母亲的,有一次她发现她的孩子偷吃了他姐的那份点心,妈妈发现后,不是当面训斥他,而先给他讲有些孩子拾金不昧的优良品德来启发他,这时,这个孩子低下头,哭了,主动地承认了错误。以后就再没有发生这类事情。要防止打骂与变相体罚。打骂只能给孩子带来皮肉的疼痛,而思想上根本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去改正错误。结果是孩子的缺点改不了,又可能犯下新的错误。
4、孝敬父母:古今中外,都训诲人要孝敬父母。圣经更明确教导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以弗所书6:2-3)上帝应许我们得福而且长寿。这实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恩典。
5、敬畏真神:敬畏是指敬重和畏惧。圣经多次教导说:“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箴言9:10:诗篇111:10)。知识诚然好,智慧更重要。做父母的教导孩子从小学习敬畏上帝,带孩子读圣经、祷告、礼拜天上主日学敬拜上帝,带领他们做一个敬畏上帝的孩子,把祂所赐的智慧和知识,用于学习和各项活动中。
6、全面关心:做父母的要对孩子的身体、学习、营养、健康、灵性等各方面全面关心,以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7、相互沟通:父母与孩子相互沟通,能化解许多冲突和误会。做父母的每天要花一些时间与孩子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信仰上,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沟通,及时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多加鼓励:父母对孩子微小的进步都应重视,予以肯定,加以鼓励与表扬,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比较骄傲,只能表扬不能责备,则应少表扬,但当他在克服缺点方面有了进步时,也应及时予以肯定,多鼓励他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
9、个人卫生:两岁以后,就要开始个人卫生的独立操练,帮助养成卫生习惯。例如,要勤洗手,洗手是预防呼吸道、肠胃道疾病最简单及最有效的方法。凡进入室内前、离开医院前、厕后、进食前、咳嗽或打喷嚏后、摸完宠物后、从外面返回住家时、碰触口罩外部表面及任何时候手部脏时。一天最好能洗手十次以上,常保清洁卫生。
10、培养孩子动手能力:通过做手工来有条件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手工,拼装、修理,栽种、除草、浇水。有机会可以观摩各种手工艺的现场:木匠如何做家具,泥瓦匠如何盖房子,裁缝如何做衣服,农民如何种粮食。这些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促进健康均有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生活上、工作上、信仰上作孩子的榜样,以爱来培养教育孩子,使他们的身心灵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社会、教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