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中國封建 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自從問世 並流傳以來,無數人畢生為之傾倒、入迷。縱觀近代和現代 一些國內名家大腕,無不對《紅樓夢》鍾情並研究,有很多 人甚至可以說是下了極大的功夫,比如魯迅、胡適、吳宓、 俞平伯、周汝昌、馮其庸等等。這些“紅迷”中,有一位是 《紅樓夢》自問世120回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位能夠全文 背誦的人,他就是中國著名作家茅盾(沈雁冰)。
在著名篆刻書畫家錢君陶的作品《 書衣集》中,記載了這樣一樁文壇佳 話:一天,上海開明書店老闆章錫琛 (曾任中華書局副總編輯)對作家、 詩人鄭振鐸說,茅盾先生可以把120 回《紅樓夢》隻字不漏地背出來!鄭 振鐸表示不信,章錫琛就和他打賭: 如果茅盾真的背出來了,鄭振鐸就請 客喝酒;如果沒背出來,章就請客喝 酒。並請了錢君陶作為證人。
1926年的一天下午,章錫琛請 著名作家茅盾、鄭振鐸、夏丐尊及 週予同等人吃飯。酒至半酣,章錫 琛說:“吃清酒乏味,請雁冰兄助 興。”茅盾(沈雁冰)酒興正濃,便 爽快地說:“好啊,以何助興?”章 錫琛說:“聽說你會背《紅樓夢》, 來一段怎麼樣?”茅盾表示同意。於 是鄭振鐸拿過書來點回目,茅盾是隨 點隨背,一口氣竟背了半個多小時, 居然一字不差!鄭振鐸聽罷大為驚 嘆,佩服不已。同席者也無不為茅盾 先生驚人的記憶力所折服。當時茅盾 才34歲。 提到作家茅盾,很多人都對他既 熟悉又陌生。他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 的排名很高,僅次於魯迅和郭沫若, 但超過了巴金、老舍、曹禺等人,是 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者,也是新文化 運動的先驅。他的作品《子夜》、《春蠶》等具有鮮明的立場,對後世很多 作品的影響都非常深遠,尤其是他那種 獨特的宏大敘事,可以說是開創了一代 先河。此外,建國後,作為中國作家協 會的第一任主席、文化部的第一任部 長,他負責國家文化事業和文學藝術的 組織領導工作,為我國文學事業和文化 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更令人敬 佩的是,1981年3月14日,茅盾先生 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了「 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 說的創作。此獎項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 的文學獎項之一,也是中國第一次設立 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在中國文 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成就。 (錢國宏)
茅盾,原名沈德 鴻,字雁冰,江蘇 吳縣人,生於1896 年。早年就讀於南 京金陵大學,後 赴法國留學。回國 後,曾參與新文化 運動,成為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者和 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他的代表作品有 《子夜》、《春蠶》、《激流三部 曲》等,立場鮮明,影響深遠,為中 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茅盾擔任了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文 化部部長等職務,為中國文學和文 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此 外,茅盾還於1981年設立了以自己 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學獎”,以鼓 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此獎 項至今仍是中國最高榮譽之一。茅 盾先生於1981年去世,享年85歲, 留下了宏大的文學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