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後有一長隊,一直排到門外。人們皺著眉頭,原地踱步,試圖從我身邊看過去。我知道我讓他們等太久了,但我就是無法決定。
檸檬雪酪?還是巧克力酥脆?如果我選了提拉米蘇,會後悔嗎?我該如何決定呢?!
現在我在外面,我將那小木勺放入嘴裡,試圖忽略舌頭上的乾燥感。又一次做了錯誤的決定,我嘆息。我感覺我又錯過了一個“更好的選擇”,這總是讓人感到失望。
你可能會想,那又怎樣?只是冰淇淋而已。但有些人可能會對在其他情境中嘗試做決策時那種不知所措、驚慌失措的感覺感到共鳴。
我一生中經歷過很多次決策癱瘓—那種在選擇之間如此困惑,以至於真的感到癱瘓的感覺。
這是否源於對錯過最佳選擇的恐懼,或是害怕因做出糟糕的選擇而被訓斥,我不知道。往往,它們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決策,例如在電影院看哪部電影,或在足球比賽中傳球給誰。
而有時,我發現自己無法做出決策會更有害—例如該學什麼、選哪份工作、和誰結婚—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深思熟慮的重要決策。
但當我們已經為此祈禱、寫下利弊表,仍然無法選擇時,我們該怎麼辦?
我在那些重大的人生決策中感受到了決策癱瘓的猶豫不決的恐怖,但通過每一個決策,我學到了策略,幫助我在未來面對和克服它們。以下是五個幫助過我的教訓:
1. 通常,沒有「最好」的選擇
在我高中的最後一年,我不斷被問及我的未來。我想用我的生命做什麼?我會學什麼學位?有了無盡的選擇,我被這決策的重量所壓垮。我覺得自己有壓力要找出上帝對我的“旨意”,如果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就會不順從他的召喚,“浪費我的生命”。
我整年都在寫日記,請求上帝明確告訴我他想讓我做什麼。耶利米書29:11這樣的經文在我的腦海中旋轉:“因為我知道我為你們所定的計劃……”太好了,我想。那你能告訴我那些計劃是什麼嗎?
直到有一天,我媽媽坐下來,看著我不知所措地哭泣,她說:“Maddy,沒關係。沒有錯誤的決定。無論你在幼兒保育、辯護律師、美容治療師或外科醫生的工作中,你都可以榮耀上帝。重要的不是你將做什麼,而是你怎麼去做。”
在生活中,我們將面臨好的和壞的選擇,但經常有很多同樣好的選擇之間的可能性。這就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兩難—決策權在我們手上。
我思考了媽媽的話,起初覺得很沮喪,但我意識到這減輕了作出“正確”決策的壓力。當我記住“上帝為那些愛他的人、按他的旨意召喚的人,萬事都互相效力,叫他們得益處”(羅馬書8:28)時,我感到安慰。他知道我們的心,並且完全能夠使用我們的情況,使我們更像耶穌—這是他為我們的好而工作的目的。
如果我相信上帝會為我的好而工作,那麼即使我做出了一個糟糕的選擇,我的生活也不必被那一個選擇所定義。
2. 你必須先行動才能導航
作為一艘宣教船的船長,我父親經常在不同的地方傳教。我喜歡聽他的故事,特別是當他用他的海事知識作為信仰的隱喻時。
“當船停泊時,你不能控制方向,”他會這麼說,“它必須在移動。”
我發現這一原則在我生活中一直是真實的。往往,做出某個決策要比不做出決策好。
我開始大學生活時,選擇了法律和文學的雙學位。但在這個學位的第三年,我決定放棄法學學位,專注於文學。而不是擔心我“浪費”了那些年,我意識到它們給了我機會去了解我真正熱衷於什麼—如果我沒有踏出那第一步去嘗試,我不會知道。
當我面對一個決策,而「利」與「弊」的比例陷入僵局時,我想到箴言3:5-6:「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我安慰自己,只要我順從祂,並邀請祂參與我的決策過程,上帝就會指引我的腳步。
但在我踏出信仰的那一步並開始行走之前,祂是無法引導我的。所以,我不再苦苦掙扎於找到正確的決策,而是安心知道,當我踏出信仰的步伐時,祂會「使我的路成為直路」。
3. 信賴了解你的人
我幾乎和一個不適合我的男人訂婚了。我們在一起已經兩年,正在計劃我們關係的下一步,但我對這一決定感到困惑。
所以我去問我的父母、我信賴的導師和我最親密的朋友他們的真實意見,出乎我的意料,他們都說了同一件事:我們其實不認為他適合你。
幸運的是,我周圍有些明智、虔誠的跟隨耶穌的人,他們大膽地說出真相,即使聽到它會傷害我。當我離情境太近而無法做出不偏不倚的決定時,他們幫助我更清楚地看到事情。
我們看到所羅門王在他的箴言中提醒我們聽從明智的忠告的重要性。他寫道:“不先商議,所策劃的必敗;眾多謀士,所策劃的必立”(箴言 15:22)和“缺少指導,民就敗落;謀士眾多,人便得救”(箴言 11:14)。
邀請他人參與我們的決策過程不僅僅是在我們的Instagram故事上發布投票,讓人們投票。我們應該尋求那些在生活中展現出屬神智慧的人、那些了解和愛我們的人、以及我們信賴和仰慕的人的建議。
多年後,我做出了我人生中最好的決定:與我的現在的丈夫Matt結婚,並得到那些相同的人的祝福和熱烈鼓勵。如果我沒有請求並聽取他們的建議,我今天的生活將會非常不同。
4. 不要「隨心所欲」; 要跟隨聖靈
這個口號出現在標籤hashtag中,在杯子上,並且在各種活動中無處不在:「隨心所欲」。這聽起來很美好,很容易讓人被帶入其中。
但根據《耶利米書17:9》,「人心比萬物都詭詐」。那麼,我們怎麼能足夠信賴我們的心去跟隨它呢?
我們跟隨永遠與我們同在的聖靈。神給了我們祂的聖靈,因為祂知道我們需要祂的引導和辨別。對我來說,這意味著特意向祂求智慧,尤其是在做決定的時候。
在《列王紀上3:9-12》中,我們看到一位熱切願意給所羅門他所求的神。所羅門對主說:“所以求你賜給僕人聽察的心,能以審判你的民,分辨善惡”。你猜怎麼著?“主喜悅所羅門所求的。”
儘管這聽起來很簡單,我經常忘記我可以向神求祂的智慧和辨別。你有向祂求這些嗎?
當該做關於接受我現在的工作的決定時,我向神提出並尋求祂的智慧。一旦我將這一決定提交給祂,我感覺到被激勵要接受這份工作,並知道那是住在我裡面的聖靈回應我的禱告所帶來的平安。
5. 最後,懷著恩典回顧過去的選擇
去年,我離開了一份舒適的工作,試試新的事物。我離開的工作很棒,我對新工作知之甚少,但我知道我不想花時間去想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做了這個決定。
進入新工作的幾個月後,我開始注意到團隊和工作文化中不健康的方面。我的壓力水平上升,我後悔接受了這份工作。那種後悔很快變成了對我所做的選擇的消極情感。在與我的輔導員和朋友的對話中,我才停止對自己感到生氣,看到了真正的情況——是的,新工作並不如預期的那麼好,但我當時無法知道會這樣。
回顧我們過去所做的選擇時,懷著恩典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我可以回顧那些我覺得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的時候,首先,結果並不像我當初擔心的那樣糟糕;其次,我現在所知道的,並不是我當時做決定時所知道的。
在反思我的決定之後,我開始尋找新的工作,並找到了一個更符合我的價值觀和技能的工作場所。我學到了,我們可以不去懊悔,而是感謝那些我們現在後悔的選擇,使我們能夠做出更好的決定。
而不是陷入所有的「本可以是怎樣」的想法,我們可以放心地知道,正如保羅所說,我們新的自我正在「因著創造主的形像,漸漸更新,以致有知識」(歌羅西書3:10)。我們越是信賴祂,讓自己按照祂的形象得到更新,就越能與祂的旨意和方法保持一致,這樣更容易做出榮耀祂的決定。
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的生活中都會面對困難的決定,但我找到了平靜,因為我知道神不希望我被選擇所困住。祂給我自由意志做出我的決定,並有祂的靈在我裡面給我所需的智慧和辨別力。
我可以信任,當我把我的決定提交給祂,並採取第一步時,祂會指引我。而且,如果我卡住了,我知道祂在我的生活中放置了可以幫助我指明正確方向的人。歸根結底,只要我依然留在耶穌裡,我所做的任何決定,神都能贖回,並使之對我有益。這不是一個令人安慰的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