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這個名字在很多人心裡都代表著正向:不畏權勢敢說真話、剛正不阿為所當為、獻身公益慷慨奉獻……。他在政壇上從財政部賦稅署處長開始做起,一路做到財政部長、監察院長,甚至還高票當選立法委員,無論哪一個角色,表現都精彩亮麗,貢獻卓著,讓人敬佩;投身公益,更是在海內外大放異彩,成立了六個基金會,為無數人的生命帶來曙光。但我最佩服他的是,他對相守近一甲子的另一半蘇法昭老師的愛。他曾說,當我們愛一個人、關心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變成那個人的溫度計,愛得越深,溫度計的靈敏度就越高。近幾年,蘇老師身體不好,又罹患失智症,對王院長的依賴度就特別高,他總是耐心陪伴,隨時以幽默話語逗蘇老師開心,無論到哪兒都帶著她,兩人幾乎寸步不離,晚上睡覺也要相擁而眠。她確實就是他的溫度計,蘇老師的一舉一動總牽動他的神經,他情緒的高低就看蘇老師是否無恙、是否吃得好、是否有好心情……。
前幾天有機會拜訪他,聊天中他說他雖然寫了很多書,但與蘇老師比起來,完全在兩個層次上,不能相比。學中文的蘇老師,寫得一手好文章,曾經為某報紙寫過專欄,文筆洗鍊,頗有見地,比他寫的文章好太多,可是當時他太忙,只知道蘇老師寫,完全沒有在意。後來蘇老師寫了一本有關父親的書,書中生動詳實地道出了她父親的故事及對她的影響,寫就後,曾給他看,他覺得很好,但忙碌的公職生涯讓他無暇多顧到其他的事,所以看後就擱置了。近日找出了這本書稿,再次閱讀,心裡湧出深深的悔意,覺得自己虧欠了蘇老師,為什麼不在她寫的時刻就好好的鼓勵她,讓她多寫?以致她總是扮演著自己最佳的助手角色,沒有充分的發揮她自己,現在要寫也寫不出來了。說著說著,他竟然流淚哭泣起來,哽咽中說想將蘇老師的稿子整理出來,印刷成書,不是想要賣,只是與朋友分享,重要的是為蘇老師留下個紀念,讓她高興。
看他真情流露的樣子,我心裡極為感動,對他所說的「溫度計」更有感覺。人稱「小鋼炮」的他,在民眾面前,常是無所畏懼,敢說敢做,辯才無礙,但面對蘇老師,不只是柔和有耐性,並且是款款柔情,為自己過往的不夠體貼流淚後悔,竭力想做能取悅蘇老師的事,這不是對「愛」的最好詮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