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崩耗時,上帝讓我認識到…

我感到周圍的空間變得局促。我的耳朵除了噪音什麼也聽不到。我的呼吸越來越急促了。

那是我第一次在工作會議上經歷了恐慌發作。我當時認為自己只不過是太累了,因為我每天只睡3-5個小時。

那時,我是一名全職寫作者,同時在一所大學兼職教書。我每天的日程表上都排滿了寫作、會議、計畫課程、批改試卷和照顧家庭的各樣事務。

起初,一個任務接著一個任務似乎很有趣。腎上腺素的激增推動了我一陣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覺得自己像在跑一場沒有終點線的馬拉松。

不過,我不認為減少工作量是一個選項,因為我所處理的項目並不是什麼大項目。我想如果我再多一點時間,再努力一點,我也許就能完成所有的事情。

然而,四個月後,我的精神狀態徹底崩潰了。我每隔一天就會以淚洗面。我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焦慮和抑鬱使我的情況變得更糟,連我的判斷力都變差了。

隨著我手上的任務一一失敗,我開始失去我的自我價值感。

那時,我的老闆們注意到我的工作績效下降了,我變得孤僻了。出於擔心,他們建議我休息一個月。起初我還猶豫了一下,但當我的腦子裡開始有自殺的念頭時,我停了下來,休息了一個月。

我很感激我有足夠的積蓄度過這段時期。在休息期間,我有意選擇有助於情緒恢復的活動。我和我的心理諮詢師談話,去度了個小假,又和朋友們聊了聊。

因著在這期間我沒有什麼要緊的事要處理,心裡不舒服的沉默告訴我,我在失喪上面還有未處理的悲傷,以及我害怕面對的崩耗狀態背後的情緒。

我知道我需要得醫治,所以我決定利用這寶貴的時間與上帝共度時光,儘管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理解安息日

我開始通過寫日記來處理我的思緒,當我尋求上帝時,祂開始揭示我的內心問題。一個問題是,我經常把忙碌等同于高效,以為我做的事情越多,我的效率就越高。

在出埃及記2312節中,上帝命令他的子民: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安息日的重點是休息,只有休息我們才可以反思上帝的意旨和良善,從而恢復精神。

我知道安息日,但我發現在我的生活中很難實踐它。我的心和我的思想經常徘徊在手頭的任務上,很難後退一步去反思上帝為我做了什麼。

除了休息之外,安息日也是在將停止工作作為一種信靠主的方式——相信上帝認為休息是好的,祂會供養我們。彼得·史卡吉羅(Peter Scazzero)在他的《情感健康的靈命》一書中寫道:停下來(安息日)的核心問題是信靠。如果我們停下來遵守安息日,上帝會照看我們和我們所擔憂的一切嗎?

簡單地說,就是我很難信靠上帝。我對祂會在經濟上供應我的信任不夠。當我遇到工作問題時,我不相信上帝會指引我。我固執地堅持著我所擁有的,我認為我可以自己處理一切。

要想信任某人,我們必須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真正可以指望他們做哪些事,尤其是在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然後我意識到,我可能已經忘記在我的生命中上帝是誰了。

儘管祂過去曾幫助過我,但我仍然很害怕,不確定祂是否會繼續幫助我以及會如何來幫助我。

因此,我開始挖掘聖經中關於上帝是誰以及祂會做了什麼的經文,並在日記中逐一列出:

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篇1038節)。

祂的慈愛必不離開你(以賽亞書5410節)。

祂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如果我們求餅,祂會給我們一塊石頭嗎?(馬太福音710-11節)。

祂保護著我們(詩篇121篇)。

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申命記316節)。

這些經文幫助我在困難的時候站穩腳。當我感覺到上帝離我很遠時,祂的話語提醒我,祂就在我身邊,祂豐盛的愛永遠不會離開我。

瞭解上帝創造我的目的

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寫下了這篇優美的祈禱文:主啊,求你讓我認識自己從而讓我認識你。

自我意識對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不是自然而然的。通常,我們讓工作或世界告訴我們自己是誰。

在我精疲力竭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一直以來,我的身份都是基於別人對我的評價和我的所作所為。

所以,當我掙扎著也無法完成我的工作量也無法負好生活中的責任時,我開始懷疑自己。我忘記了在上帝眼中我是誰,忘記了祂是如何在祂的旨意中創造我的。

而且,我會想過別人的生活,而不是上帝給我的生活。我見過身邊有人又做全職工作又做副業並且都做得很好。我想像他們一樣——能夠做成這麼多事情,並始終對新的機會持開放態度。在我內心深處,有一部分認為我所做的事情沒有他們做的那麼重要或有意義。

當我思考自己的不滿狀態時,上帝讓我想起了我學生時代的經歷。當我們在學校上聲樂課的時候,我一直想當女高音,因為他們會有獨唱的機會。然而,考慮到我的音域,我被歸類為中音,這意味著我只能唱和聲部分。這另我很沮喪,儘管我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唱歌。

在我與上帝談論這一切時,祂提醒我做一名中音並沒什麼不好。事實上,中音在和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好使歌曲的質感更加豐富。然而,我並沒有把自己視為被造來敬拜上帝的,而是一直致力於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盡我所能來證明自己,這當然不是上帝創造我的目的。

慢慢地,我開始重新發現上帝眼中的我是怎樣的——我非常關心別人,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熱情,我有很美的內心,而且我是一個鬥士。上帝讓我在推進祂國度方面有獨一無二的恩賜,能加入這場冒險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如今,我已經回到工作崗位幾周了,我開始專注于我的全職工作。當我試圖再次找到我的節奏時,上帝用以西結書1114-19節中的經文來提醒我——祂如何應允要將祂的子民從列國中招聚,帶回以色列地。祂要給他們一顆合一的心和一個新靈,將他們更新。當我思想這段經文時,我被提醒:事實上,我的靈也得到了更新。

我的康復是一段持續的過程——我知道狀態會有起伏。就在我回來工作的幾天後,我注意到我又在慢慢地回到我以前的思維模式了。我開始擔心,如果我不能完成手頭的任務,如果我再次把生活搞砸了怎麼辦,等等。

然而,這次我沒有讓這些想法進一步發酵,而是真誠而勇敢地向上帝禱告,告訴祂我的掙扎,我重新振作起來,知道我可以信靠祂,祂必不撇下我,也不丟棄我(申命記316節)。

此文章內容取自雅米事工原創「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 www.ya-mi.or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