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蟹秋」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痒;菊花開,聞蟹來。」踏入九、十月,便是品嚐螃蟹的黃金時刻。那橘紅的蟹黃,白玉般的脂膏,以及細嫩的蟹肉,其色、香、味都令人難以形容。

自古以來,螃蟹便被視為百鮮之冠。清代文人李漁形容秋天為「蟹秋」,意指在秋季不品嚐螃蟹就如同錯過了這季節的美好時光。《紅樓夢》中描述了許多美食,但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那一席螃蟹宴。在第三十八回中,史湘雲主持、薛寶釵買單,邀請賈府的大小老少,在大觀園中共享螃蟹,同時欣賞桂花。席間,大家歡歌笑語,進行詩詞競賽,真是美食、美景、好時光、歡樂無窮。大觀園的公子小姐享受螃蟹宴時,盡是熱情與狂喜。我們這些普通人只能在旁觀賞,但幸運的是,每年的秋天,我也能夠品味那螃蟹帶來的美饌。

在我小時候,家住在一個縣城,城內有一條小河。每到秋季,父親便會背著蟹籠,帶我至河邊捕螃蟹。父親捕蟹有三寶:鐵鏟、鐵絲和手套。憑藉這些工具,他總能從蟹洞中取出一些肥大的河蟹,而我則從石頭下「撿」些小蟹。太陽西沉時,父親牽著我的手,背著滿滿的河蟹回家。那時,母親已炒好了菜餚,並準備了瓶二鍋頭供父親享用。回家後,母親挑選一些適中的河蟹,清洗後蒸熟,隨後上桌。那些色澤鮮亮、腳爪有力的河蟹,脂肪饒滿,都被母親製成醉蟹,這是愛喝酒的父親每個秋天最愛的。

製作醉蟹需要時間和技巧。母親先將河蟹清洗乾淨,再在鹽水中飼養兩三天,期間每天更換水,以排除河蟹體內的雜質。隨後,她會從桶中取出河蟹,逐一刮去其腳上的絨毛,然後放入專用的罈子中,慢慢加入黃酒,直至蟹身被完全浸沒。在鹽水中養了這麼久的河蟹,此時都渴望著這甘美的酒水,一一盡情地品味,直到大醉。母親對黃酒的選擇非常講究,通常選用純正的紹興花雕酒(俗稱「女兒紅」)。她說,河蟹性質寒涼,而花雕酒有暖胃的效果,兩者完美結合。三天後,河蟹在酒中醉得不能自已,母親便加入由鹽、糖、姜絲、蒜蓉、蔥、花椒、桂皮、八角等原料製作的「醉汁」,再加入高梁酒封口。高梁酒的用量必須恰到好處,過多會使蟹肉變苦。最後,她會用牛皮紙封上罈口,用繩子綁緊,大約一周後即可品嚐。

當母親宣布「開封」時,父親總是興奮地撕開封口,取出醉蟹。醉蟹色澤微黃,那濃烈的酒香迎面而來,稍微放入蒸鍋中蒸上十分鐘即可上桌。品嚐醉蟹時,肉質細嫩,充滿了酒的醇香,並帶有鮮、甜、辣的風味,讓人回味無窮。父親和我品嚐得津津有味,看著我們,母親的臉上也露出了更加燦爛的笑容,那份喜悅似乎比品嚐醉蟹本身還要深沉。

現今,當螃蟹上市的季節到來,父親已不再需要親自到河邊捕蟹。超市裡的螃蟹品種繁多,體型都很大,但母親依舊每年秋天為我和父親準備她最擅長的醉蟹。炊煙縷縷,簡陋的小屋裡,平民家庭的螃蟹宴亦有著獨特的風味和人間的溫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