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當時選用“尊重”作主題,是因為遇到或看到發生在周邊的人或事,心有感觸,看到尊重帶給人心的溫暖,也看到不尊重帶給別人的傷害,做一期這個特刊,提醒我們尊重的重要性。
走在悉尼的街頭,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在街頭乞討,一些人彈奏一些輕便的樂器,在他們的面前放著一個帽子或小毯子,裡面放幾個硬幣,行人從他們面前經過,他們不會出聲要求,也不會拉著行人不放,而是隨旁人的心願放幾個硬幣,當行人蹲下並把錢輕輕地放入帽子的時候,他們會感激地說謝謝。每次我看到這一幕都很感動,施捨者的動作和乞討者的態度,我都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點—尊重,這樣的尊重不帶任何的功利色彩。乞討者有自己的尊嚴,施捨者也很尊重對方,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被好好的尊重。
幾年前,我在工作場合遇到一位領導,自詡滿腹才華,聰明能幹,工作稍微讓他不滿意的同事,就遭他發郵件或在公共場合挖苦嘲諷,同事被氣哭但是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忍氣吞聲。這位領導經常表現出高人一等,但他不知道的是每次他從我們中間經過,他的背後都是同事們朝他做各種鬼臉。不尊重別人的人,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網絡上有這麼一句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我們都有過不被尊重而耿耿於懷的經歷,也有過被尊重帶來的歡欣喜悅,但願我們都被溫柔以待,但願我們也能給別人帶來歡喜快樂。不輕視別人,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應有的自尊。